艺术家风采
新时代优秀书法家 张有才
张有才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。
笔名:阿才,曾用名:墨迹 汉族,1977年生于河北张家口赤城县。
张有才1977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,自幼深受家族文化熏陶,喜爱书写,在家中长辈的指导下开始接触毛笔书法艺术,学习临帖,掌握技法,学习期间一直未曾放下,不断寻找经典碑帖临摹,并受多方书家指点,博采众家之长,书法技艺不断提升,打下坚实基础。参加工作以来,更是有幸得到国家领导人等名家书家亲自教导,重点开始楷书、行书的创作研究,多以唐柳公权的《玄秘塔》《神策军碑》为主,颜真卿的《颜勤礼碑》《多宝塔碑》为辅,行书以唐代弘福寺沙门怀仁集《王羲之圣教序碑》和元代赵孟《洛神赋》《闲居赋》《归去来辞》《赤壁赋》碑帖为主,草书千字文学习明代韩道亨、董其昌等,几十年如一日临、学、探、研,书法技艺愈发纯熟,其楷书凝练厚重,中正宏大,圆润饱满,有欧赵之风,其行草鸾漂凤泊,飞白流畅,有二王之遗风,其作得到众多书届同仁和各大官方奖项认可为证。
2017年《兰亭书画展》获金奖
2018年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》书画大赛获铜奖
2019年《中俄友谊书画大赛》获银奖
2020年作品《月夜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
张有才先生一直热心公益,关心国家,爱国奉献,深刻诠释了新一代书家公益、无私的人生品格和精益求精的艺术探索精神,我们衷心祝愿张有才先生书法技艺再攀高峰,中国文化再创辉煌。

笔名:阿才,曾用名:墨迹 汉族,1977年生于河北张家口赤城县。
中国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,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,体现着中华民族对自然、对人文的至高追求。中国书法诞生至今,经历了甲骨文、石鼓文、金文以及秦篆、汉隶、魏行草、唐楷等各种形式,流传下来诸多经典碑帖。其中,铭文展示汉字由象形逐渐向艺术性、线条美的发展;隶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的定型及书法艺术蓬勃发展;魏晋行草书则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一大飞跃,承上启下开启了真、行、草的美的典范;到了唐代,楷书的中正宏大、雍容饱满气质显耀于整个书法史,显示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、辉煌灿烂,达到书法巅峰。至此,真草隶篆作为中国书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正式定型并流传至今。历代以来,流传于世的书法大家名家不胜枚举,王羲之、欧阳询、赵孟頫、董其昌等等,历代书法大家流传下来的诸多碑帖墨宝如《乙瑛碑》、《黄庭经》、《神策军碑》、《洛神赋》、《石鼓文四条屏》等等可以窥见中国书法的无上魅力,引领着后人不断攀登书法高峰,创作出更多优秀经典作品。
张有才1977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,自幼深受家族文化熏陶,喜爱书写,在家中长辈的指导下开始接触毛笔书法艺术,学习临帖,掌握技法,学习期间一直未曾放下,不断寻找经典碑帖临摹,并受多方书家指点,博采众家之长,书法技艺不断提升,打下坚实基础。参加工作以来,更是有幸得到国家领导人等名家书家亲自教导,重点开始楷书、行书的创作研究,多以唐柳公权的《玄秘塔》《神策军碑》为主,颜真卿的《颜勤礼碑》《多宝塔碑》为辅,行书以唐代弘福寺沙门怀仁集《王羲之圣教序碑》和元代赵孟《洛神赋》《闲居赋》《归去来辞》《赤壁赋》碑帖为主,草书千字文学习明代韩道亨、董其昌等,几十年如一日临、学、探、研,书法技艺愈发纯熟,其楷书凝练厚重,中正宏大,圆润饱满,有欧赵之风,其行草鸾漂凤泊,飞白流畅,有二王之遗风,其作得到众多书届同仁和各大官方奖项认可为证。
2017年《兰亭书画展》获金奖
2018年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》书画大赛获铜奖
2019年《中俄友谊书画大赛》获银奖
2020年作品《月夜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
作品及传记曾多次发表于《人民网》《中国网》《中华网》《今日头条》《中国新闻网》《中国美网》《雅昌艺术网》等多家媒体。
张有才先生一直热心公益,关心国家,爱国奉献,深刻诠释了新一代书家公益、无私的人生品格和精益求精的艺术探索精神,我们衷心祝愿张有才先生书法技艺再攀高峰,中国文化再创辉煌。
[ 文章来自 : 清廉书院 ]